【每日一练】2022年教师资格证考试(2月16日)

时间:2022-02-16责任编辑:shizhenzhen

关键词: 教师资格证 2022

  • *备考没方向?
  • *考试时间不清楚?
  • *成绩看不懂?
  • *考试内容没有掌握?
  • *拿证之后何去何从?
  • *别人上岸也这么难?

扫码添加专属备考顾问
▪ 0元领取考点真题礼包
▪ 获取1对1备考指导


一、单选题

1.小明的抽屉像个垃圾堆,作业纸或练习册一发下去他就塞在抽屉里。平时他总是要花去很多时间寻找他所需要的东西,重做丢失的作业。他胡乱翻找抽屉、搜寻书包,往往打乱整个班级的秩序。对此,小明的老师最不恰当的处理方式是(  )

A.把清理书包当作一项家庭作业

B.不定时检查学生的书桌

C.每周留出一定时间让学生整理他们的书桌

D.对小明的书桌进行展示,以示惩戒

2.保护未成年人的工作应遵循的原则不包括(  )。

A.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

B.注重言传身教

C.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

D.教育与保护相结合

3.刘老师很少留意那些学习能力一般的学生,而把主要精力用于培养品学兼优的学生。刘老师的做法(  )

A.违反了公正施教的要求

B.有助于教学任务完成

C.有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

D.违反了严慈相济的要求

4.“四书”中不包括(  )。

A.《大学》

B.《尚书》

C.《孟子》

D.《中庸》

5.请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,选择最合适的一项填在问号处,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。(  )

二、材料分析题

材料:

陆老师上地理课时发现课代表孙凯心不在焉,特别不耐烦。于是他下课之后和孙凯进行了交流,他发现孙凯已经掌握了课堂上的内容。陆老师产生了一个大胆的设想:能否让他不随堂上课,节约出的时间,自己去查资料、研究问题、学习更多的知识呢?对于陆老师的设想,学校表示非常支持,对孙凯实行了单科免修。

从此,每当地理课时,图书馆里多了一位小读者。陆老师的工作非但没有减轻,反而加重了:给孙凯提供相关的课题,指导他查阅相关资料,解答他提出的问题,教他撰写小论文。一个学期下来,孙凯的小论文《植被保护与资源开发》一文获得全国中学生小论文评比优胜奖。

问题:运用学生观的知识,评价陆老师的行为。








【参考答案解析】

一、单选题

1.D【解析】学生的自制力有时比较差,生活中会出现一些不好的习惯,乱放东西是学生经常会出现的问题,教师应从学生立场出发,着眼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,妥善处理。

2.B【解析】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》第四条规定,保护未成年人的工作,应当遵循下列原则:①给予未成年人特殊、优先保护;②尊重未成年人人格尊严;③保护未成年人隐私权和个人信息;④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发展的规律和特点;⑤听取未成年人的意见;⑥保护与教育相结合。故选B。

3.A【解析】关爱学生要求教师要关心爱护全体学生,尊重学生人格,平等公正对待学生。而刘老师把主要精力用于培养品学兼优的学生,很少留意那些学习能力一般的学生,是不公平对待学生的表现。

4.B【解析】“四书”指《大学》《中庸》《论语》《孟子》四部儒家经典。故选B。

5.D【解析】元素组成凌乱,考数数。图中圆圈的数量比方块的数量多2个。符合的只有D项。故正确答案为D。

二、材料分析题

陆老师的做法值得肯定,是符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“以人为本”学生观的具体要求的。

(1)“以人为本”的学生观强调学生是有发展潜力的,是发展的人。材料中,针对孙凯上课心不在焉的情况,陆老师没有武断地认为是不遵守课堂纪律的表现并直接去批评孙凯,而是通过调查了解详情,给他发展和提升的机会。

(2)“以人为本”的学生观强调学生是独特的人。材料中,对于孙凯在地理方面的特殊才能,陆老师做到了尊重学生差异性,采用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办法,教学既面向全体学生,又注重个别差异。

(3)“以人为本”的学生观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,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。材料中,陆老师亲自指导孙凯,改变了他的学习方向、进程、内容、质量、结果,增强了他学习主动性的发挥,促进他自主学习。

作为一名教师,要充分实践以人为本的学生观,把学生看成发展中的人、独特的人、具有独立意义的人,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。


2024教资上岸大本营

  • 考试公告
  • 成绩查询
  • 资格认定
  • 备考讲座

扫码进群,备考路上不孤独,互帮互助,共同上岸!

点击打开

手机登录确认

微信扫码下载

微信扫一扫,即可下载

— 登录账号,免费查看完整备考资料 —

每日一练

历年试题

面试宝典

时政热点

欢迎登录